2013年5月3日星期五

哈佛教授:中共和俄罗斯不懂软实力

免翻 墙 直连本站: http://tiny.cc/meyarw

2013年05月03日讯】(大纪元记者海宁编译报导)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?奈尔(Joseph Nye)首创了“软实力”(Soft Power)和“巧实力”(Smart Power)学说。他最近在《》杂志上撰文,直指不懂何为软实力。


奈尔在文中表示,1990年当他提出软实力学说时,未曾想到胡锦涛和之流也把这个词挂在嘴上。胡锦涛在2007年告诉中共要增强其软实力,而普京最近敦促俄罗斯外交人员更广泛的运用其软实力。但是,此二人却似乎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毫无头绪。


实力是影响他人以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目的的能力,可以用三种方式实现:强制、收买或者吸引力。如果你能把吸引力为你所用,你可以使用“胡萝卜加大棒”策略而渔利。对于上升中的中国 ,其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震慑邻国,使它们组成与之抗衡的集团。中共若聪明,应当使用让中国看上去不那么可怕的软实力战略,让抗衡对手失去效力。对于下降中的俄罗斯(以及以前的大英帝国),剩余的软实力可以缓冲其衰落。


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来源:其文化(在可以吸引其他族裔的地方)、其价值观(在国内外能够贯彻的时候)和其外交政策(当这些政策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时)。整合这些资源并非易事。


比如在首都马尼拉建立一个孔子学院,传播中国文化也许可以帮助加强软实力。但在中共刚刚因为(Scarborough Reef)而教训菲律宾之后,其效果就不会那么显著。


与此类似,当普京告诉其外交人员“重点已经转移到使用文字软实力,加强俄语的地位”。但是在格鲁吉亚争端之后,俄国学 者卡拉加诺夫(Sergei Karaganov)指出,俄国不得不使用“包括军事力量在内的硬实力。不仅因为时世艰险,更因为俄罗斯缺乏软实力,即社会、文化、政治和经济吸引力。”


大部分的软实力来自于民间社会,从大学、基金会到好莱坞,再到流行文化,而不是。有时,虽然政府的某些举动(比如入侵伊拉克)削弱软实力,美国仍然能够保留软实力,是因为民间社会可以批评而不被噤声。但在巧实力策略中,软、硬实力应当互相强化。


乔治?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(David Shambaugh)在其新作《中国走向全球化》中说,中共花费了几十亿美元,发动了一场魅力攻击以增强其软实力。中共对非洲 和拉丁美洲的援助并不受因素的限制,而西方援助则必须考虑这一点。相对于中共的付出,其回报却乏善可陈。民意调查显示中共在其他非洲和拉美国家影响是正面的,但在美国、、印度、却一边倒的负面。


甚至中共某些软实力上的胜利,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,也很快变得令人厌倦。国际运动员离开北京不久后,中共对人权活动人士的镇压抵消了其在软实力上的收益。2009年,上海世博会相当成功,但很快中共就把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波关进监狱,媒体上充满了奥斯陆颁奖仪式上空椅子的画面。普京也许同样盼望索契奥运会会加强俄国的软实力。但如果他继续镇压异见人士,他也只能徒劳无功。


奈尔认为,中共和俄国认为政府是软实力的主要缔造者;它们错了。在今日世界,信息并不缺乏,但是人们缺乏注意力,而注意力取决于可信度。政府的宣传基本不可靠;最好的宣传是没有宣传。对于中共耍尽手段想让和中央电视台成为CNN和一样的媒体,国际观众对其刺耳的宣传并不买账。


》杂志评论中共时说:“中共对奈尔‘软实力来自个人、私有企业和民间社会’的观点不以为然,因此抬出古代文化偶像来增加其全球吸引力。”但是软实力不是这样用的。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庞中英的话说,这显示出中共领导人“思想的贫困”。


奈尔最后指出,发展软实力不一定非得是一个零和游戏。所有的国家发现对方的吸引力时都可受益。但是中共和俄国想要成功,它们必须保持言行一致,敢于自我批评,并且把它们民间社会的才能发挥出来。不幸的是,那一切尚需时日。


Email订阅禁闻 | Google Reader RSS全文订阅禁闻


本文标签: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






via 哈佛教授:中共和俄罗斯不懂软实力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