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24日星期四

周小川辟谣“居民储蓄入股市”的背后

3月20日,中共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,希望通过发展资本市场,使更多储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。有陆媒对此解读为周小川是在鼓励储蓄投资。但央行马上出面解释媒体曲解了周小川的话。有大陆业界人士认为,股市只会消灭居民储蓄,这应该不是周小川的本意。

20日,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,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然有很大空间,希望通过发展资本市场,使更多储蓄资金进行股权投资,减少企业对借贷杠杆的依赖。

周小川话音刚落,大陆股市就有传言说,周小川行长喊话了,鼓励储蓄投资股市,有消息甚至认为这是要再启动一次股市杠杆牛。

但是当天晚上,央行明确否认周小川说过这样的话,央行说周小川的原话是中国借贷比例偏高会带来一些宏观上的。化解这些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快发展资本市场,让国民储蓄有更大的比例进入股本融资,降低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比重。而股本融资并不等于市场融资。股本投资还包括直接实业投资、风险投资和股票投资等更广泛的含义。股本投资与投资股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
3月22日,用户名“狐狐”在搜狐公众平台财经栏目撰文表示,周小川绝不可能忽悠大家去买股票,因为这对他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,资产价格过高,最先被问责的就是央行,而如果大量居民储蓄从银行游离进股市,那么必然造成一个结果,就是通胀。

“狐狐网友”认为,现在大陆居民储蓄应该已经超过了50万亿(人民币,下同),而股市的流通市值一共才35万亿,所以只要储蓄搬家10%到股市,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。而且从历史数据来看,股市和储蓄更多的是同涨共跌,只有在濒临拐点的时候才会出现例如储蓄突然下降,股市大幅上涨之类的故事。而这种分歧过后,往往是股市暴跌,储蓄大幅减少。

所以,股市并不能给居民储蓄带来保值增值,而更多的时候是个消灭居民存款的地方。同时通过居民存款跟股市的关系,也能看到一茬一茬的“韭菜”(普通股民)生长的周期。通常要在7年左右的时间,发动一次股市行情,然后割一茬“韭菜”。等发现钱没了,大家也就都踏实了。

而当居民储蓄率过高时,政府就要尽量把债权转成股权,让这种国家负债变成一种居民投资,引导更多的居民储蓄进入实体经济,这么干最大的好处就是债权是要还本付息的,而股权是不保本也不付息的,所以政府的压力会小很多。

“狐狐网友”认为,去年上半年就是这个思路,想把股市打起来,然后债转股,一系列上市公司完成了增发再融资,包括股权投资市场也是越来越火爆。但这种人造牛终归会出问题,6月之后股市崩了,消灭了大量的居民财富,但确实缓解了债务压力。现在看,政府的思路没变,还是要消灭储蓄,消灭债务压力,尽量把银行的储蓄引入到股权这条路上来,只是这次不好意思再那么大张旗鼓的提股市了而已。

去年6月,大陆发生股灾后,数万亿美元市值被蒸发,近百万中产阶层被股灾消灭,这些人十几年的积蓄一朝蒸发。

但有消息说,中国储蓄率高达50%左右,居世界第一,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%左右。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。国民储蓄分三部分,一般国家都以居民储蓄为首,然后是企业储蓄、政府储蓄,而中国的储蓄结构却相反。

统计显示,从1992年到2012年,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%升到了59%,其中,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,但居民储蓄率却没有变,1992年为20%,2012年依然是20%。

来源: 责任编辑:高静

 

 

 

 

本文标签:, , , , , , , , ,


via 周小川辟谣“居民储蓄入股市”的背后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