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日星期三

【连载】江青的真实故事(九)


样板戏的出笼过程


翻 墙:http://tinyurl.com/3e3k442 直连: http://is.gd/1SzG66

2013年01月02日讯】(周刊307期,记者王净文报导)在批判了“鬼戏”、把一大批传统戏剧打倒之后,江青想到了要新创立一些新戏,只有这样才能以新换旧,占领文艺舞台。于是,江青开始抓样板戏了。

1963年2月22日,正在上海组织“第一篇真正有份量”的批判鬼戏文章 的“女客人”,待大幕拉开之后,忽地翩然光临上海红都剧场,那是上海爱华沪剧团在演出沪剧《红灯记》。江青藉口身体不好,没有接见演员,但在中场休息时说了一句:“这个戏很不错。”


给《红灯记》打上“江记”戳号


江青很早就注意这个戏。那是1958年 ,哈尔滨京剧院新编了一出现代题材京剧《革命自有后来人》。江青看了沪剧《红灯记》,觉得比《革命自有后来人》好。这时的江青一手抓“批判”,一手抓“创作”,用她的话来说,叫做“大破大立”。她要“立”的第一个戏便是《红灯记》。


不过,江青最初还不能最直接给剧团下达任务,不能不藉助于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。


据林回忆,江青建议把红灯记改成京剧,林默涵就交给了阿甲。一天晚上,江青忽然跑到那里发脾气,说京剧院不尊重她,不听她的意见,纠缠到快天亮。周无奈,只好说:“你先回去休息,我叫林默涵抓,如果他抓不好,我亲自抓!”


官方资料记载,她先后七次接见剧组,并给出了很多“指示”,如:“铁梅举红灯跑回场,可缩短些;奶奶的服装补的不是地方;监狱景太堵心;李玉和一家人进、出门,要随手关门,要给群众一个安全感;铁梅叫奶奶的声音太刺耳,不要那么高;这个戏不适合用“南梆子”;李玉和受刑后上场,可以扶住椅子;刑场上的石头,要靠前些;粥棚场,磨刀人不要吃粥。等等。由此可见,江青是花了功夫搞样板戏的。


《沙家浜》与毛衣风波


1963年秋江青又看中了上海人民沪剧团沪剧《芦荡火种》,并让人改编成了京剧《沙家浜》。64年元旦,江青召见北京京剧一团主要演员,给他们各送了一套《选集》。江青对他们说:“坚决按沪剧原剧本改编,不能随意乱改。要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,把这场具有世界意义的京剧革命坚决进行到底!”


江青对饰演阿庆嫂的赵燕侠似乎特别热情。江青曾特地到后台去见赵燕侠,说了一番“火热”的话:“我认识你赵燕侠!我看了你所有的戏,认定你能演好现代戏。你是苦出身,我也是苦出身,因此我愿意来看看你……”这番话出自“第一夫人”之口,顿时使赵燕侠受宠若惊。


在排练时,江青特地从上海调来沪剧中演阿庆嫂的演员,辅导赵燕侠。京剧跟沪剧,毕竟是不同的剧种,赵燕侠借鉴了沪剧中的表演,但并不照搬。赵燕侠说:“我们要有京剧的特色,不必一招一式照搬沪剧阿庆嫂。”此言传入江青耳中,江青顿时大为不悦。


后来,发生了“毛衣风波”,赵燕侠终于被江青所冷落了:


1966年 上半年,在彩排时,江青照例让赵燕侠坐在身边。江青发现赵燕侠穿得少,第二天派警卫员和大舞台经理、剧团团长一起,给赵燕快送去了两件毛衣,说:“首长说,借给你,如果不嫌她脏,你就穿。”赵燕侠深知江青喜怒无常,不敢穿,便把毛衣叠好放在箱子里。


过几天看戏时,江青扒开赵燕侠衣领子,发现赵未穿毛衣,对人发怒说:“赵燕侠嫌我肮脏!”即派警卫员要回了毛衣。


此后,赵燕侠被点名批判,赶下舞台,进牛棚,下干校,阿庆嫂的扮演者自然换了别人。


江青在来沪观摩华东区话剧演出时,又抓了一出新的京剧“样板”——《智取威虎山》。江青曾说:“《智取威虎山》的问题 是一平,二散,三乱。”然而,当她听见别人对《智取威虎山》颇有微词时,她勃然变色,说了一番声色俱厉的话:


“有人说《智取威虎山》是‘话剧加唱’,是‘白开水’。当然,这个戏有缺点,我心里有本帐。但是这个戏是革命的。现代戏有革命的,不革命的,甚至反革命的。他们说这些话,不是反对我们的缺点,而是有意无意地来反对革命,至少给我们泄气。白开水,有什么不好呢?有白开水比没有好。因为有了白开水,就可以泡茶,酿酒。我们把他们的这些意见顶回去了。”


“杨子荣”的坎坷命运


《智取威虎山》的主角、杨子荣的饰演者童祥苓,经历了类似于赵燕侠的命运。


童祥警当年29岁,进入《智取威虎山》剧组,他那一双虎虎有神的大眼睛,他的纯熟的演技,把杨子荣演活了,演绝了。


随着《智取威虎山》成为“样板戏”,童祥苓曾“风光”了两年多,名震全国。1966年底,童祥苓忽地从舞台上消失!


他万万没有想到,他写给姐姐童芷苓的一封信,落入造反派手中,一下子把他“揪”了出来。他是姐姐一手扶植成步入京剧艺术殿堂的。可是,由于沉醉回忆录中提及一笔,使童芷苓遭殃。


沉醉写及,在军统头子戴笠过生日那天,曾叫童芷苓去唱堂会。在那样的年月,戴笠有召,作为一个艺人,童芷苓安敢不去?在“文革”中,这件事被上了“阶级斗争”的纲,童芷苓被打成“文化特务”。


童祥苓怎么也想不通,姐姐会是“文化特务”?他给“牛棚”中的姐姐去信安慰。这信被造反派抄走,他也就遭殃了。于是,他“下台”了。整整两年多没上过舞台。据他回忆,为了姐姐的问题,他写了80多份检查,还过不了关!


1969年,他忽地被起用,重演杨子荣!他怎么会突然“走运”的呢?那是因为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要拍成电影。


虽然全国各地许多个剧团在排演这出戏,却没有一个演员能像他那样把杨子荣演得出色。江青左思右想,为了保证电影的质量,为了使杨子荣形象生辉,不得已起用童祥苓。


电影拍完了,传来江青的指示:“养养身体,不要再上舞台演戏了,搞点技术工作。”从此,童祥苓又“下台”。直至江青成了“阶下囚”,他这才重新活跃于舞台。


《谈京剧革命》以旗手自居


手中有了三块“样板”——京剧《红灯记》、《芦荡火种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,江青有了“资本”。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,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期间,29个剧团、两千多人参加,上演了37个剧目。江青大出风头,以京剧革命的“旗手”自居。


这时江青在大会上发表了《谈京剧革命》的讲话,这是她1937年8月下旬进入延安以来,在漫长的27年间,第一次在公众场合发表讲话。江青的“谈京剧革命”,一派“旗手”口吻:


“我对这次演出表示祝贺。大家付出了很大的劳动,这是京剧革命的第一个战役,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收获,影响也将是比较深远的。


京剧革命现代戏是演起来了,可是,大家的认识是否都一样了呢?我看还不能这样说。


对京剧演革命的现代戏这件事的信心要坚定。在共产领导的社会主义祖国舞台上占主要地位的不是工农兵,不是这些历史真正的创造者,不是这些国家真正的主人翁,那是不能设想的事。


我们要创造保护自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文艺。在方向不清楚的时候,要好好辨清方向。我在这里提两个数字供大家参考。这两个数字对我来说是惊心动魄的。


第一个数字是:全国的剧团,根据不精确的统计,是3000个(不包括业余剧团,更不算黑剧团),其中有90个左右是职业话剧团,80多个是文工团,其余2800多个是戏曲剧团。在戏曲舞台上,都是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,还有牛鬼蛇神


那九十几个话剧团,不一定都是表现工农兵的,也是“一大、二洋、三古”,可以说话剧舞台也被中外古人占据了。剧场本是教育人民的场所,如今舞台上都是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,是封建主义的一套,是资产阶级的一套。


这种情况,不能保护我们的经济基础,而会对我们的经济基础起破坏作用。


第二个数字是:我们全国工农兵有六亿几千万,另外一小撮人是地、富、反、坏、右和资产阶级分子。是为这一小撮人服务,还是为六亿几千万人服务呢?这问题不仅是员要考虑,而且凡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文艺工作者都要考虑。


吃着农民种的粮食,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,住着工人盖的房子,人民解放军 为我们警卫着国防前线,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,试问,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,你们常说的艺术家的“良心”何在?


张春桥“挂帅”改《奇袭白虎团》


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期间,江青还把来自家乡的山东京剧《奇袭白虎团》剧组邀请进了中


江青跟剧组见面时的第一句话来说:“《奇》剧我第一天看了演出,喜出望外。这个戏准备请主席看,但要修改后才能请主席看。”江青的意图很清楚,要把《奇袭白虎团》树为“样板”——一旦请毛观看,毛一鼓掌,这个戏马上就可以在全国打响。


江青把改编这出戏的任务交给了出生在山东、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的张春桥。张春桥在中共“四人帮”里面算是口才和能力最强的。


江青曾对《奇袭白虎团》剧组说:“这个戏反映了战场上的真实战斗故事,但艺术概括不算好,生活真实和艺术概括是不同的。艺术概括应比生活更高,要概括当时整个形势和时代精神,艺术创作第一。这个戏需要从政治上加强,朝鲜人民和我们的关系很好,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很强,要照顾到两国的关系,我们谦虚一点好。”


江青不但让张春桥“挂帅”改《奇袭白虎团》,又要他“过问”《智取威虎山》,按照毛泽东看戏时说的意见修改,最后张春桥说:“我成了京剧书记了。”不过,张的这番努力为日后的提升铺平了道路。


伸手“抓”《海港》


江青说,她抓革命的方式就是看戏,挑选写工农兵的优秀剧目改编成京剧。


写农民的选了《龙江颂》,写解放军的选了《智取威虎山》,写工人的选了淮剧《海港的早晨》。


她跟《海港的早晨》剧组说,“我十分高兴,这次来上海发现了一个高精尖的题材,一个国际主义的题材。这就是淮剧《海港的早晨》。”“在剧场里,我同工人一起看了三遍,工人哭了,我也哭了。”说罢,她还真的用手揉了揉眼睛。


江青还说,确定改编这个戏是经过调查研究的,她曾到码头上向陪同她的第三装卸区主任问了三个问题:第一,《海港的早晨》在工人中反映如何?第二,剧中青年工人不安心码头工作的思想是否符合事实?第三,玻璃纤维事件是否真有其事?在得到肯定回答后,她才拍板的。


在搞样板戏的过程中,江青就和张春桥、姚文元建立了密切的联系,等文革开始后,这两人就成了她的哼哈二将、左膀右臂。◇


本文转自第307期【】“焦点新闻”栏目

想提前看到新纪元更多精彩文章吗?请访问新纪元周刊网站:

http://mag.epochtimes.com/


新纪元杂志PDF版订阅(52期10美元)


本文标签:, , , , , , , , , ,






via 【连载】江青的真实故事(九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