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3日星期三

Be water 港府态度促成新社运2.0

来源: 博谈网 作者: 苏智敏 香港7月1日第二天立法院外的遮阳伞和海报(路透社)

(博谈网记者苏智敏报道)香港7月1日爆发港版的太阳花学运,有别于台湾2014年学生占聚立法院多日,香港青年2日0时许在警方开始武方清场前即全数撤退。反送中运动发展到占领立,被认为是官逼民反后,逐步成熟的“新社运2.0”:抗争要像水一样,既柔软又刚强。

港府新闻稿删敏感提问

反送中者在1日短暂占领后,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2日凌晨4时罕见的于警察总部见记者,强烈谴责示威者行为“极暴力”,强调对违法行为追究到底。

面对记者多次追问她近日3名示威者自杀案时,在七一酒会上自称“会多听年轻人声音”的林郑月娥,全程避答有关问题,只向记者重申对占领立法会感到“非常伤心及震惊”。政府新闻稿也被发现删去敏感提问。

现场有记者问及,林郑月娥认为自己对发生的暴力事件及青年“视死如归”占领立法会有无责任?林郑月娥曾称相信自己在“天堂已经留咗位”,觉得自己是否会“落地狱”?她是否对得起3名自杀人士及其家属?她是否完全看不到有人因这次事件而死?这次事件是特首不聆听民意造成,她对此有无回应,政府新闻处的新闻稿皆没有上述提问的记录。

傲慢政权更暴力

2日凌晨4时与林郑月娥一同现身的还有政务司司长张建宗、保安局局长李家超及警务处处长卢伟聪等人。有评论指出,这场记者会,官员合计讲了20次“暴力”,并试图主导舆论,要市民同声讉责。但抗争者的“暴力”与“政权傲慢的暴力”相比,只是小

这篇刊在港媒立场新闻的评论先问道,警方突然弃守立法会,是否如外界质疑是当局设下“空城计”,让示威者涌进立法会以部署舆论战。

有关让示威者成功占领立法会是警方设局的质疑声不断,例如香港示威民众1日晚间9时左右攻进立法会,香港警务处当晚10时21分发表短片谴责,并宣布将武力清场。但有网友发现,短片中警官上的手表时间为5时左右,质疑影片事前预录,设局让民众占领立法会,以便事后安上暴民、毁损公物等罪嫌。

评论直言,港府在诱敌进攻,等待民意逆转,只要有人拼死一战,出现“暴力”的画面,就是当局期待的筹码。评论随即列举多项港府政权傲慢的暴力,指林郑月娥避世多天,只会见警察团体,并在警察总部现身,是枪杆子出政权的暴力。而视民意如屁,却要靠市民供养,是征税抢钱的暴力。

评论认为,示威者闯进立法会,虽然有破坏,但是有目标地破坏,“对准政权的虚伪,撕毁权贵的假面具,直捣庄严外衣下的丑恶”。示威者在立法会内涂鸦与捣毁玻璃,与政权傲慢的暴力相比,只属小儿科,

香港知名作家董启章也在脸书发文指出,示威者在占领过程中并没有伤害过任何人,也无意伤害他人,反而是有牺牲自己的准备。

董启章分享了示威者在立法会餐厅先放钱才拿汽水、贴上保护立法会内文物及图书的告示,及立法会内“官逼民反”涂鸦等照片。他反问:“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对暴力的理解?抗争者真的很暴力吗?”他认为,破坏立法会的死物,“是对无能的政府、无耻的建制派、不民主的政制的愤怒表态”。

Be water

港警宣布将武力清场后,虽然一度有4名示威者拒绝离开,但最后被数十名年轻人冲进立法会将他们强行拉抬走。一名参与进场救人的女学生表示:“个个都很害怕,但更害怕明天看不到他们4个。”

反送中示威者的许多举动,包括捡走抗争现场的垃圾、保护记者及带走立法会4名示威者等,都被认为是震撼人心的画面。而这场从6月初掀起的反送中运动,更被认为已开启香港社运2.0模式,

综合港媒报导,示威者攻进立法会后,曾讨论是否要占领下去,但许多在场示威者相继收到劝阻讯息,其中最常被引用的就是be water,my friend。最终,示威者全数如潮水般迅速撤离,等候下次行动的到来。

Be water源自于香港已故武打影星李小龙,意思为武者不被形式所拘,要像水一样流动,既柔软又刚强;既能适应万物,又能汇聚为强大的力量。 

台媒中央社报道指出,香港示威者记取2014年“占领中环运动”的教训,不执于占领大场,而是伺机点火抗争,然后快闪。be water成了示威者奉行的运动哲学。

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讲师蔡子强6月25日也在《明报》撰文称,现在的反送中运动,汲取2014年占中经验和教训,做到能聚能散、能进能退。老子说“上善若水”,现在抗争者策略和意识上也懂得be water。

他认为,虽然这次运动去中心化、去“大台”化,抗争者却成熟地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来动员、组织、指挥,且聚散迅速、进退有据,如“水”一般,是“新社运”的更为成熟版,可称为“新社运2.0”。

2014年占中运动后,占中九子被判刑、年轻议员被取消资格,面对香港年轻一代争取民主,中共当局及港府的回应是将他们判刑。因此反送中运动没有“大台”,没有中心指挥,也被视为是为了避免有物事后承担刑事责任的风险。

反送中运动从百万人和平上街抗争,到攻占立法会,许多评论指出是官逼民反的结果。至于当局是否秋后算帐或采妥协姿态,被认为取决于国际社会施加的压力。



via Be water 港府态度促成新社运2.0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