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3月4日星期五

三类新手段投机炒房曝光 专家示警

近期大陆一线楼市持续火爆,自买自卖转按揭、众筹炒房以及金融炒房三类投机炒房手段被曝光。专家示警与金融风险或互相转化(AFP/Getty Images)

近期大陆一线楼市持续火爆,自买自卖转按揭、众筹炒房以及互联网金融炒房三类投机炒房手段被曝光。陆媒披露大陆楼市疯狂背后的资产荒。专家警告房地产与金融风险或互相转化。

大陆投机炒房出现三类新手法

3月3日,大陆《经济参考报》报导,与以往中介炒房、合伙炒房等传统手段相比,去年以来深圳等城市炒房出现了新手法。其中包括自买自卖转按揭,即先通过担保公司的过桥贷款还清房贷,之后去另一家银行按涨价后的房价办理房产抵押贷款,套出70%的房款。这种炒楼方式相当于自买自卖,在没有者接盘情况下,反覆套利,扩大了炒房者的头寸。

另一种是众筹炒房。二手房众筹平台“拼房网”去年在深圳上线,该平台通过众筹方式购房,最低的投资金额仅为1,000元。目前该平台已进行了9套房产的众筹。其中百仕达小区一套46平方米的房屋持有4个月,出售后净赚45万元,收益率达到77%。另据报导,北京等城市有些年轻人也自行组团炒房。

第三种途径是通过互联网金融炒房。去年以来,很多机构均推出了高成本的“首付贷”。以搜狐和搜易贷联合推出的首付贷为例,在无抵押贷款的情况下,首付贷最低可贷1万元,最高可以贷到房屋总价的20%。其流程是,平台把首付贷包装成年化收益率8%至12%的P2P产品,然后对外发售。

大陆楼市疯狂背后的资产荒

大陆财新网3月3日发文称,猴年楼市迎来“疯牛”行情。、深圳等一线城市量价飙升,许久未见的售罄、跳价等楼市热词频频出现。低首付、低利率加上金融创新产品,加大了买家杠杆入市。

3月1日,央行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.5个百分点。据多家市场机构测算,此次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量大约为5,000-6,000亿元。

2016年1月份全国银行业新增信贷达2.5万亿,其比2009年四万亿推出时最高月份的8900亿,多增了几乎两倍。信贷增量主要投向与土地有关,比如土地一级开发、房地产按揭、地方融资平台,由于货币信贷的疯狂投放引发M2增幅达到14%,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高位。

称,资金面的宽松是楼市走高的重要内因;归根结底,是超发货币在寻找分发渠道。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流动性过多,如此庞大的货币增长往往推高资产价格。目前国内市场股债双熊、金融理财产品问题丛生,实体经济持续不振,优质资产因而极度稀缺,楼市成为不假思索的渠道。

文章引述专家观点称,当实体经济下滑时,信用过度增长,实体经济吸收不了,就会流向资产市场,从而加剧后者的泡沫,这是逆反馈的表现。

专家警告房地产与金融风险或互相转化

财新网文章表示,2007年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危机的出现,也发生在央行不断降息,全球处于超低利率的时期。起端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次级贷款,金融衍生品是美国次贷危机发酵的重要助推器。目前,大陆路径相似。房地产金融近几年迅速发展,通过品目繁杂的产品组合和包装,已经突破了政策界限,加大了购房资金杠杆。

文章警告,当局继续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,势必会延续房地产泡沫。货币宽松同时导致的人民币贬值的压力,稳定人民币汇率又会消耗中国的外汇储备。一旦房价下行,弃房断供现象出现,银行按揭贷款和互联网金融风险会接踵而来。应当警惕的是,房地产和金融风险的互相转化。

《经济参考报》引述专家指,炒家藉助转按揭、众筹、P2P等“加杠杆”手段,使得限购、银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控制过度杠杆的“防火墙”轻易被突破。过度杠杆化可能驱使一些收入较低或不稳定人群、高风险倾向人群涉足住房融资,容易产生“次级贷款”,加大房地产金融风险。

来源:大纪元 责任编辑:蔡致信

本文标签: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 ,


via 三类新手段投机炒房曝光 专家示警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