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

中国存两种通缩风险 央行操作陷恶性循环(图)


作者: 李正鑫


2014/12/09/20141209231408470.jpg

央行货币政策推高资产泡沫陷入恶性循环(来源:网络图片


大陆官方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消费者物价指数(CPI)同比涨幅创五年最低,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则加速回落。中国 已存在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风险,中共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却推高了股市等资产泡沫,从而陷入恶性循环。


通缩风险日益加深 货币宽松停不住


12月10日,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,11月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1.4%,为2009年11月以来最小升幅;生产者物价指数(PPI)同比下降2.7%,为2013年6月以来最大降幅。


中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,食品 占了34%。在目前统计指标中,食品是所有八大类商品中权重最大的分类项。而猪肉又是食品分类中最重要的子项目,约占CPI整体9%的权重。记者经过查询大陆的大型批发市场价格,发现第四季度猪肉月均价格相对去年同期下降逾二成,这或许是拖累CPI走低的因素之一。


不过官方数据亦有人为低估的可能。大陆经济学家马光远表示,CPI的构成肯定是有问题 的,是一个制度性的低估。CPI是考核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,各省官员为了体现政绩,就会人为往下压低CPI,这样官方公布的CPI数据也就难免会含水份。最后的结果不只是单纯的技术过程,更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。


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高级宏观策略分析师章俊就官方数据表示,11月CPI回落同时受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的双重拖累,其中食品价格受猪肉和鲜菜价格下跌的拖累环比下跌0.4%,而非食品价格也受到最近原油价格大幅跳水下跌0.1%。11月通胀形势依旧趋势不改,特别是PPI下滑幅度扩大推动通缩预期上升并有长期固化的风险。


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分析表示,PPI中下滑最明显的是采掘工业价格指数,这与峰会中共当局采取限制的措施带来的扰动有一定关系。但整体来看,PPI显示国内经济疲弱的态势。通缩压力还是比较大,未来 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放松的力度,接下来货币政策可能更多会以信贷的放松为主。


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,通缩将放大债务,对于整体经济尤其重资产型企业及消费型企业不利。中国再次进入量化宽松周期,预计未来12个月最多可以有3次降息6次降准。


中共央行越放水资产泡沫越高


中国经济面临的通缩危险一直都存在,有学者把通缩分为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和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。


所谓需求不足型通货紧缩,是由于总需求不足,使正常供给显的相对过剩而出现的通货紧缩。表现是民众不愿意多消费,企业家不愿意继续投资经营。据《新安晚报》12月9日报道,经走访多个大型购物广场发现,不少广场人气冷清,甚至连续出现店铺生意难以维持从而关门的情况。


所谓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,有学者认为在一定时期产品数量的绝对过剩而引起的通缩。但是中国的情况不一样,中国的供给过剩来自于产能过剩,因为中共当局此前不断刺激经济增长,积累到现在导致的多个工业行业产能过剩,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钢铁、煤炭与水泥等四十几个行业供给出现严重过剩。


面对通缩风险,中共央行的操作可能导致恶性循环。在不断放水投放基础货币奏效不大的情况下,中共央行扩大刺激力度,于11月21日晚上宣布降息: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.4个百分点至5.6%;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.25个百分点至2.75%。


中共央行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,是为了“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……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”。但实际情况是,大陆股市随之出现诡异的疯涨,中共央行操作再次推高了资产泡沫的风险。


此前,和央行开足马力实行了长达两年的全面流动性注入行动,成功的使日元贬值了35%,但仍不能把该国经济从衰退中解救出来。这也证明了印钞疗法无效的,不仅无法刺激通胀,连阻止经济再度衰退都做不到。对比之下中共央行东施效颦,最终效果可能自毁长城。


来源: 看中国



本文标签:, , , , ,






via 中国存两种通缩风险 央行操作陷恶性循环(图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