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1月10日星期三

中共首提“突发事件”引民众抢购恐慌

当局对“突发”的担心两次出现在对外公布的正式通知中很不寻常,这也让外界发出疑问:什么样的“突发事件”会导致不寻常的后果,以至于官方公开表白?

20211110064031572.jpg2021年11月1日晚,中共商务部发文让百姓储存物资,引发抢购潮。(网页截图)

中共商务部11月1日发布《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》,其中提到与之前两次类似“通知”不同的语汇,引发热议,并造成中国民众心理恐慌乃致抢购物资的局面。除最近中国疫情再次升温以外,台海紧张局势也成为此官方说法引申的焦点。对于北京是否“不慎”透露真实意图,之后官宣又纷纷发文灭火,由是引发朝野评说。

此次说法与前两次不同

中共当局发出“保供稳价”的说法最近连续出现三次。前两次基本都集中在为防范疫情变化的角度上。

8月13日,商务部“部署近期防汛防疫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”,部长王文涛通过电视电话会,要求各地商务部门做好老百姓生活物资供应的保障工作;9月17日,商务部办公厅印发《部署中秋国庆期间防疫保供稳价工作》通知,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米、面、油、肉、蛋、奶、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的监测预警,……加大备货力度,确保当地生活必需品不脱销、不断档,供应充足。

官方最新一次的话风有了变化。商务部11月1日发布的《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》称: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坚持底线思维,……每日跟踪蔬菜、肉类等重点生活必需品供求和价格变化情况,及时预测,及早预警。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保供稳价工作。

该《通知》首次而且两次提到“突发”一词: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,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;满足居民在突发事件情况下生活必需品采购需求。

当局对“突发”的担心两次出现在对外公布的正式通知中很不寻常,这也让外界发出疑问:什么样的“突发事件”会导致不寻常的后果,以至于官方公开表白?

商务部通知引发居民抢购潮

中国疫情的持续起伏让北京当局焦头烂额。据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(简称卫健委)11月3日发布的通告称:11月2日0时至24时,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9例。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(跨7省和直辖市上海市);本土病例93例(跨9省和直辖市北京、重庆)。

中国自10月17日起爆发新一波新冠本土疫情以来,截至23日已累计133例确诊,一周内波及11个省份。卫健委坦承,疫情出现多点散发,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。北京等5省市已暂停跨省旅游,严控人员流动,北京有几个社区也实施封城。原定10月31日举行的北京马拉松比赛也将延期。

目前,被卫健委列属中高风险区的省市有北京、内蒙古、贵州、甘肃及宁夏。北京的新增本土病例中有一些是具有高度传染力的Delta变种。北京称,将在2022年2月举行冬季奥运之前保持高度警惕。

河北石家庄中共病毒(COVIC-19)疫情升温。当地通报称,截至11月2日上午11点,全市共有确诊病例12例;此前一天的通报称,流调信息初步判定,至少8人在同一传播链上。当天上午,石家庄市副市长张峰珍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当前石家庄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,全市进入应急状态。

中共商务部的通知发出后,随即在中国引发抢购潮。大批市民涌入超市和杂货店,囤积米面粮油等。北京、重庆、河南、江苏等多地出现抢购潮。北京顾客大批购买粮油产品,大白菜、大葱、土豆等超市蔬菜也被抢购。

来源:香港大纪元记者梁玉炎、徐亦扬采访报导

当局对“突发”的担心两次出现在对外公布的正式通知中很不寻常,这也让外界发出疑问:什么样的“突发事件”会导致不寻常的后果,以至于官方公开表白?

江苏启东市商务局一工作人员告诉大陆媒体记者,近两天,该市部分市民不理性囤积物资,个别市民甚至一次性购买了600斤大米。

通知引恐慌官方灭火调校舆论

商务部通知引发的恐慌让北京始料不及,赶紧跟进舆论降温。

中共官媒《经济日报》11月2日发文称,对《通知》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,并称:“通知的本意就是怕疫情散点突发让人们措手不及,大家想像力不要太丰富!”

该文进一步解释称,通知中关于“应急”的话,主要是针对疫情防控,部分小区临时封控,可能造成生活不便。从长期看,也是宣导居民提高应急管理意识,增加必要家庭应急商品储备,作为国家应急体系的必要补充。

二流党媒《环球时报》总编胡锡进也出来“辟谣”称,商务部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,“这句话被有的自媒体捕捉到,并与当前紧张的台海局势联系起来,引导公众产生为台海战争未雨绸缪的联想”,这是敏感时期舆论的“放大镜效应”所致。

党媒的辩解并没有消除百姓从《通知》中闻到的战火硝烟,不断有大陆网民发布有关台海要开战等猜测:“要打了吗?”“要买五桶统一面了。”“谁能告诉我,往年发过这样的通知吗?”“去库存?涨价?打仗?疫情?什么情况?几个意思?”“果然是拉动消费的妙招!吓死个人了!”“疫情去年就开始,也不会建议这样呀~”

有些地方当局的作为,也在“巧合”的时间点直接打脸党媒。商务部鼓励储存民生物资的同一天,1万名济南市民陆续收到来自济南市政府人防办公室免费发放的“人防战备应急包”。

济南市民黄先生还晒图给中国媒体“极目新闻”,并逐一说明他收到的“人防战备应急包”内有灭火毯、逃生绳、医疗急救包、手电筒、防水火柴等急救逃生实用物品,而且还配有使用说明书,方便市民学习使用。

发现官媒开始灭火,济南市人防办公室一工作人员2日又赶紧出来解释称,免费发放“人防战备应急包”,目的是引导市民关注人防,了解人防战备。

疫情所致抑或武统前奏各界解读

对于北京当局《通知》中的“突发”一词所表何意,各界有不同解读。

中华民国国防安全研究院军事战略暨产业所长苏紫云(Su, Tzu-yun)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,这次中共商务部所说的屯粮和所谓的战备救急包,也仅仅是为了应对疫情,还有物资可能的匮乏。

他说:“当然第一我们是从客观的事实来看,它(中共)以往有很多类似的做法;第二,从现代的国际安全预警系统来看,如果中共有大部队的调动或者集结,很容易就会被卫星或者其它侦测手段所发现。”

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陈至洁(Dr. Titus C. Chen)也告诉大纪元记者,他认为这应该是正常的工作进行,跟打仗应该是没有什么关系。他表示:“现在没有其它的迹象显示中共正在调兵遣将。如果中共有能力攻打台湾所得到的好处大于成本的话,它一天都不会等待,一定会攻击台湾,但是这个情况现在还没有出现。”

对于中国网民解读官方所谓的“突发事件”可能是为了备战,旅美《北京之春》荣誉主编胡平对大纪元记者表示:“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,它(中国)现在疫情这么紧张,拖这么久,导致它清零的措施对一般的经济、生活有很大的影响。……我认为中国(中共)现在不会去打台湾。因为它知道打台湾的困难很大,台湾的军队也有很强的战斗力。”

胡平还表示,虽然美国没有很清晰的战略,但基本还是很清楚,就是在台湾维持自己现状的前提之下,中共要对台动武,那美国几乎可以肯定一定是要介入的。

他说:“中共的军力虽然这些年有很大的增长,对付美国还是有相当大的困难。再说,就算打下来了,但跟台湾结下那么大的仇恨,接下来怎么办?还有一个结果是会引起世界各国对中共的反感,不说别的,如果都对中共采取可能采取的一些制裁的措施,那中共这么多年来所依赖的战略机遇期,从此就划句号了,那肯定就不行了,对它影响就很大,这么做对它不上算。”

苏紫云表示:“我个人认为(中共发起战争的可能性)不高,因为中共发动战争绝对会不惜代价,可是它无法接受风险。所以在它没有把握可以直取台湾的情况下,它采取军事冒险行动的机会是相对低的。”

陈至洁认为,中共还在等待对它来说最好的攻台时间,但应该不会是现在。他说:“我也问过政府里面的朋友,有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共现在准备打台湾,他们也都是说没有这样的迹象。”

知名评论张杰在《议报》发文表达的看法是:为什么中国商务部要鼓励老百姓存储生活物资,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模棱两可的信息制造战争氛围,恐吓台湾民众,同时对中国老百姓温水煮青蛙,在反复的舆论冲击下,渐渐接受对台湾发动战争的动员。但这种阴招损招是两面刃,恐吓台湾作用并不大,破灭中国人“岁月静好”作用巨大,使他们更加焦虑不安,认识到搭便车、让抱薪者冻毙于风雪,最终的结果是不得不面对灾难。

全平台高速翻墙:高清视频秒开,超低延迟
免费PC翻墙、安卓VPN翻墙APP

来源:香港大纪元记者梁玉炎、徐亦扬采访报导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